021-36110466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科技创新**中国钢铁破浪前行
2018-12-13

10月24日,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这座***跨海大桥创造了“六个*”:既是世界总体跨度*长、钢结构桥体*长、海底沉管隧道*长的跨海大桥,也是世界公路建设史上技术*复杂、施工难度*高、工程规模*庞大的桥梁,因此被英国卫报评为“新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大桥全部采用国产钢材,“中国钢”撑起了这一新的世界奇迹。 

时间倒回40年前。1978年12月份,我国以40亿元代价引进的具有20世纪70年代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1700轧机系统项目正式在武钢建成投产,形成了300万吨热轧卷板的生产能力,缓解了当时国民经济所急需的热轧带钢、冷轧薄板、镀锌板、镀锡板和冷轧硅钢片等钢材品种短缺的矛盾。 

40年前须从西方引进先进技术缓解钢材品种短缺矛盾,而如今依靠自主创新,“中国钢”撑起世界奇迹……改革开放40年来,科技创新**“中国号”钢铁巨轮破浪前行。 

引进+改造 打开中国钢铁工业发展新局面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如同一幅气势恢弘的画卷,其中技术进步是*为鲜明的标识,也是*为显著的特征。 

宝钢一号高炉点火仪式(来源:中国宝武)

1978年,我国做出了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建设上海宝山钢铁厂,利用进口铁矿石生产钢铁的战略决策。宝钢项目集成了上世纪80年代初世界钢铁工业的新技术,是我国改革开放迈开的一大步。1986年,全盘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天津无缝钢管厂工程签订协议。1995年该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天管成为我国继宝钢之后兴建的又一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特大型冶金企业。 

同时,国家创造条件鼓励企业利用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装备改造落后的产业基础,缩小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从1984年到1992年,钢铁工业在抓现有钢铁企业的技术改造,走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的路程上,先后迈出了三大步。 

第一大步起于1984年。1984年12月份,冶金工业部党组提出钢铁工业要“立足现有企业,走挖潜、改造、配套、扩建”的路子,掀起了全行业技术改造的热潮。 

第二大步起于1987年。从1987年到1991年的这5年间,围绕着解决产品数量、品种结构、产品质量3个“不适应”问题,开展了老企业大规模、高起点的技术改造。 

第三大步起于1992年。为了“上四个新台阶”(上现代化水平的新台阶、上品种质量水平的新台阶、上集约化经营和规模经济的台阶、上综合经济效益水平的新台阶),钢铁工业高起点加速现有钢铁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钢铁工业工艺技术和技术装备水平。 

通过这三大步,我国重点钢铁企业基本掌握了先进的大高炉炼铁、转炉炼钢、炉外精炼、连铸、板带热连轧、冷连轧、无缝钢管等生产技术,技术装备也日趋大型化、**化、自动化、连续化、紧凑化、长寿化。 

在那个大步追赶的年代,以“平改转”为起点,鞍钢走出了一条“高起点、少投入、快产出、**益”的老企业技术改造之路,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2001年12月28日,我国*后一座平炉在包钢退出历史舞台,标志着我国钢铁工业彻底完成了平炉改转炉的技术改造。 

在如何处理引进与创新关系的问题上,***同志为宝钢的题词是*好的回答:“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这为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注入了创新的基因。在宝钢的建设过程中,仅宝钢一期、二期工程就消化、吸收了引进的技术**172项、技术诀窍249项,设备的国产化率由一期工程的12%提高到二期工程的61%。2001年,总投资520多亿元的上海宝钢三期工程通过峻工验收,整个工程建设的设备国产化率达到80%。而到了2016年, 宝钢湛江钢铁一期工程投产,设备国产化率高达96.2%。 

***为宝钢题词(来源:中国宝武)

在那个大步追赶的年代,引进技术再创新和自主创新逐步成为我国钢铁工业技术进步的主旋律。特别是通过连轧机、高炉、转炉等装备的国产化,以及**连铸技术、高炉喷煤技术、转炉溅渣护炉技术、球团烧结技术、棒线材连轧技术、流程综合节能技术等6大关键共性技术的自主开发,使我国钢铁工业掌握了核心关键工艺技术,增加了产品品种,提高了产品质量,节约了资源,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整体竞争力。2000年11月份,鞍钢建成我国第一条自主设计、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1700热轧生产线;2006年1月份,由鞍钢总包的济南钢铁公司1700中薄板坯连铸连轧工程投产,改变了冶金重大成套设备长期依靠国外进口的历史,体现了这个阶段集成创新的成果。 

“比肩”国际 标注中国钢铁工业新起点         

进入21世纪后,我国钢产量快速增加,2000年我国粗钢产量达到了1.26亿吨,2008年超过5亿吨,2012年达到7.31亿吨,稳居****产钢大国的宝座,有力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大量高端钢铁产品的成功自主生产为国民经济各主要用钢产业技术与产品的升级换代提供了支撑,部分产品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十一五”(2006年~2010年)时期,钢铁工业的技术进步步伐进一步加快。 

曹妃甸和鲅鱼圈两个千万吨级先进钢铁企业的建成,标志着我国钢铁产业在以循环经济理念为导向的模式转型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用全新的理念诠释钢铁工业的内涵与功能,用流程理论解析钢铁生产的全流程,以及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下赋予钢铁企业钢铁生产、能源转换与社会废弃物消纳三个功能,代表了21世纪钢铁产业发展的总趋势。这两个企业理念先进、起步及时,成为我国钢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工程,也引起了国际的关注。 

装备国产化水平提升,基本实现了焦化、烧结、炼铁、连铸、轧钢等主要工序主体装备本地化,其中大型冶金设备本地化率达到90%以上,吨钢成本明显下降。 

在工艺技术方面,我国大力推广了**低成本洁净钢生产技术,新一代控轧控冷装备与工艺技术,性能预报与控制及一贯制生产管理技术,特大方坯、特大圆坯连铸装备与工艺技术,大型真空精炼装备与工艺技术,冷连轧机组和取向硅钢生产自主集成技术等。 

到“十一五”末,中国钢铁工业已具备自主建设世界**、年产千万吨级现代化钢厂的能力,新一代钢铁流程工艺和装备技术实现产业化。同时,钢铁工业节能减排取得显著进步,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建设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清洁生产、环境友好型企业,钢铁企业的社会形象大大改善。总体而言,我国钢铁企业,尤其是重点钢铁企业已经迈入了国际先进行列,中国钢铁工业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回顾改革开放到“十一五”末的这段历史,中国钢铁工业从“一穷二白”到“比肩”国际,取得的技术成果数量之多、范围之广、触及之深****,共同汇聚成势不可挡的洪流,推动中国钢铁工业不断取得新进展、迈上新台阶。 

创新驱动 打造中国钢铁工业发展新引擎         

自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创新成为时代强音、社会共识。创新被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成为**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创新驱动,也为走到“十字路口”的中国钢铁工业指明了发展方向,成为促使其转变发展方式的新引擎。 

2013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科协、科技界委员联组讨论时指出,改革开放这30多年,我们更多依靠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支撑了经济快速增长和规模扩张。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这些要素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再要像过去那样以这些要素投入为主来发展,既没有当初那样的条件,资源环境也难以承受。我们必须加快从要素驱动发展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 

这时,中国钢铁工业正面临着长期粗放式发展积累下来的深层次矛盾,资源和环境容量已经无法支撑这种粗放式发展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对时代大势的深刻把握,让中国钢铁工业找到了新的发展突破口,即以创新为驱动进行转型发展。

有了创新驱动这个新引擎,党的十八大以来,钢铁工业科技创新成绩喜人。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一系列数据: 

钢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品种质量显著改善,节能环保迈出了大步伐,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在产品创新上,一大批高端钢铁产品的研发生产保障了国民经济各主要用钢行业的升级发展,宝武、鞍钢、首钢、河钢、马钢、本钢等企业研发生产的汽车用钢板,宝武、首钢等企业研发生产的高品质取向硅钢,产品质量已跻身国际第一方阵。在节能减排上,单位综合能耗和单位主要污染物排放大幅下降,2016年钢协会员企业平均吨钢综合能耗降至572千克标准煤,吨钢耗新水量为3.52吨,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为0.85千克。在前瞻性技术上,薄带铸轧、薄板坯半无头连铸连轧等技术得到企业高度重视和应用。在科技**方面,截至2016年底,中国钢铁行业有效**保有量达到4.66万件,年均增长率为30%。 

钢铁工业作为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先行者,以化解过剩产能为突破口,大力推进了“三去一降一补”,产品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以螺纹钢为例,“地条钢”被取缔后,优质长材主导市场,高强度螺纹钢引导市场消费。目前,钢协会员企业400兆帕及以上高强钢筋产量占比超过95%,超额完成了钢铁“十二五”规划提出的80%以上的目标任务。高强船板产量大幅增加,约占船板产量的一半。电工钢板、冷轧卷板、镀锌板等高端产品逐步替代进口,国内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 

钢铁工业拥有了一批国际**和产生重大影响的产品和技术。其中,我国研发生产的磁轭磁极钢板、电站蜗壳用钢板等产品性能达到****水平,研发生产的核反应堆安全壳、核岛关键设备及核电配套结构件三大系列核电用钢在世界首座第三代核电项目CAP1400中实现应用。宝武超高强钢新品QP1180GA全球**,成为世界上**能够同时批量生产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先进高强钢的钢铁企业。鞍钢、钢研集团等领衔组建的油船用高品质耐腐蚀钢联盟,经过4年的研发,不仅实现了耐腐蚀船板自主批量生产,通过了为期3年的实船建造实验验证,彻底打破了国外的垄断,而且创新了船用钢“产学研检用”的**研发模式,实现了重大突破。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放眼神州,中国钢铁工业的科技创新大潮汹涌澎湃,气象万千。 

激发潜能  吹响新时代建设创新型钢铁的号角          

2017年10月份,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的新论断,描绘了中国梦的美丽蓝图,提出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快步迈向现代化强国的中国,正行进在切换发展动力的关键拐点。在钢铁工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激发技术蕴藏的巨大潜能,更加需要通过创新来孕育新动力。 

改革开放40年来的学习、引进、消化、再创新,大大增强了中国钢铁工业在众多领域的科技能力。但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中国钢铁工业的短板依然突出。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切实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把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为我国发展提供有力科技保障。”在2018年7月份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论及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要求切实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坚定信心,奋起直追,努力取得重大原创性突破。 

中国钢铁工业眼下的科技创新,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在2017年钢铁行业技术创新大会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刘振江指出,我国经济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钢铁工业面临着赶超跨越的难得历史机遇,我们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根本遵循,站在国家和行业发展新时代的起点上,吹响建设创新型钢铁的号角,再次赢得发展主动权,确保既大又强“钢铁梦”目标圆满实现。 

在建设创新型钢铁的道路上,我们面临着诸多挑战。我们要集中力量,瞄准世界科技和钢铁产业发展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强化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在钢铁领域建设***行业创新平台,提高原始创新、自主集成创新能力,开展行业基础和关键共性技术产业化创新。 

我们还注意到,在科研项目管理体制、知识产权保护、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当中,短板和痛点不在少数。当我们拥有了更加丰富的创新资源和要素时,如何促成各要素发生化学反应,释放蕴藏于其中的活力,考验着新时代的钢铁人。 

同时,我国钢铁工业的高水平创新人才仍显不足。之所以存在人才短板,原因多种多样:评价机制不合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的现象严重;管理制度不能适应创新要求,不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现象依然存在;让优秀科技人才得到合理回报的方式方法欠缺,奖励机制有待完善……尊重人才成长规律,解决好科研体制机制、人才队伍建设的结构性矛盾,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 

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新起点,中国钢铁工业补齐创新短板任重道远。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同时,我们的科技创新决不能搞封闭,封闭*终只能走进死胡同,只有开放合作,道路才能越走越宽。我们需要继续扩大开放,努力用好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在与世界的互利共赢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型钢铁,未来可期! 




来源:中国钢铁新闻网

手机版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