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36110466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 李志军委员:钢企要**对接下游需求

    李志军委员:钢企要**对接下游需求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鲜明的一个特点就是很实,非常接地气,瞄准了新时期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有些内容谈得很具体,特色非常鲜明。”3月9日,谈及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感受,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志军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  李志军表示,作为总工会界别的委员,他十分关心涉及职工利益的政策,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给企业进一步减税降负、加大财政对民生的投入等,感触都很深。“政府工作报告没有回避过去一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大篇幅谈及今年的工作安排,这让我们对下一步工作充满信心。”李志军说。  农村公路“重建轻养”问题亟待解决  李志军今年*关心的问题是当下农村公路面临的“重建轻养”问题。目前,大多数农村基本都修了公路,实现了村村通。  “有句俗话叫‘三分修七分养’。现在农村公路普遍面临‘重建轻养’问题。这是因为农村公路建设普遍标准低,抗灾害能力差,修好后如果养护跟不上,路很容易坏,坏了又缺乏养护,几年以后还要再花一大笔钱修建。”李志军说。  养护不足,问题出在哪儿?李志军认为,长期以来,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来源没有被一级政府的财政资金完全覆盖,燃油税对交通的转移支付部分主要用于国省道的建设和养护,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的资金严重不足。李志军建议,农村公路养护应像教育一样,必须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政府除了给予足够补贴外,中央财政也要进行一定的补助,不能完全依靠地方政府财政来解决养护费用的问题。  基建补短板给钢桥应用带来一定机遇  谈及钢铁在公路领域的应用,李志军认为,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公路桥梁使用钢结构。“钢结构有它的优势,可以降低结构高度,缩短施工工期,而且可以进行构件标准化生产,但也可能会推升整个工程的造价成本,因为大多数钢桥后期的养护费用较高,需要定期对钢结构进行表面防腐蚀养护。相对而言,混凝土结构反而能一劳永逸。”李志军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合理扩大有效投资,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加快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对此,李志军认为,在公路建设方面,像前几年那样大规模上项目的可能性不大,大部分的公路建设应该是改善性的补短板。以桥梁为例,改善性建设可能对特种材料和规格的要求更多,更有利于促进钢桥的应用。  李志军介绍,目前,公路建设用的钢材多是螺纹钢、盘条等普通钢材。在公路桥梁建设中,过去存在钢种不全、钢材性价比不高等问题。他建议,钢铁企业要主动对接下游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为用户提供丰富多样的产品和规格。“以桥梁吊索为例,过去都是从日本等国进口,现在基本使用国内钢铁企业生产的钢吊索。”李志军说。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03-15 2019
  • 张永利代表:总理对“支持特钢发展”的建议给予肯定

    张永利代表:总理对“支持特钢发展”的建议给予肯定

    3月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认真听取了代表发言,并就代表提出的建议进行了解答和指导,对全国人大代表,西宁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永利提出的“支持特钢发展”的建议给予了肯定,同时肯定了西宁特钢的布局、战略地位、区域地位,以及西宁特钢“愈压愈刚、愈困愈勇”的企业精神,高度认可了西宁特钢依靠自身努力进行转型升级的做法,建议其创新机制,积极推进债转股。李克强指出,特钢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国家要从政策上给特钢企业以支持,鼓励其发展……3月8日,张永利在接受《中国冶金报》记者采访时,复述了总理对特钢行业的支持。▲图为张永利代表(姚翰昇摄影)//特钢的市场价格与其价值并不相称//对于当前特钢行业的现状,张永利指出:特钢作为钢铁产业中的优势产品,目前我国的产量不高,每年都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特钢产品。2017年我国特钢产量为3300万吨,占钢产量的4%;2018年产量为4000万吨,占钢产量的4.3%左右。反观发达国家,特钢产量占总产量的20%以上,如日本高达25%。普钢产能过剩,特钢产能尚未过剩。当前,钢铁去产能虽然覆盖整个钢铁行业,但实际上,普钢产能过剩,而特钢无论是从产量,还是从质量上来看,都与当前发展需求有一定差距。特钢的市场价格尚未体现其市场价值。特钢对炼钢工艺以及其他生产环节均有较高的要求,因此,特钢成本远高于普钢成本,但特钢的市场价格尚未体现其市场价值。目前我国制造业还不是很发达,无法产生更多对特钢等高端材料的需求,因此特钢的市场价值尚未得到充分体现。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特钢企业为了生存,开始“特转普”,即大量生产特钢产品中的“大众产品”。张永利认为,这不是特钢行业应该出现的局面。//呼吁大力支持我国特钢行业发展//“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材料是保障。从钢铁行业来看,高质量发展就是改变传统的竞争模式,就要干一些别人干不了的事,生产一些满足中国制造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钢材,如特钢。”张永利指出。“在钢铁行业去产能过程中,特钢领域未被分割出来。因此,特钢企业在贷款政策等方面受到一定限制,享受到的优惠也有限。”张永利的话语中透露出些许无奈和不甘心。张永利表示,目前特钢企业吨钢财务费用较高,是因为“特钢被制造出来,更多的是为了满足国家高端制造的需要,较少的是因其商品属性而使企业盈利”。因此,张永利呼吁,国家层面和各级政府应大力支持我国特钢行业发展,例如银行降低贷款利率、政府适当增加财政补贴、纠正社会认知(把特钢从过剩产能的“大盘”中剥除)、减少特钢企业的税费、降低特钢企业债转股的难度等。//扭亏脱困,力争实现三年腾飞//张永利介绍,近年来,西宁特钢投资120亿元,大力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全面转型升级、环保设备改造等工作,为我国航空航天领域提供了高精尖的材料,成为了兵器集团的优秀供应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实现了“脱胎换骨”。“由于转型升级推进得比较晚、投资非常大,又普遍存在‘短贷长投’(将从银行借来的流动资金借款当作固定资产使用)的情况,近年来,西宁特钢和国内很多特钢企业发展都很困难。”张永利指出,为打赢扭亏脱困“翻身仗”,西宁特钢采取了很多措施:一是全面坚持党的领导,重塑西宁特钢新气象、新面貌;二是全面压缩机构和人员编制,推进精干**运行;三是全面改革薪酬体系,适应市场机制,激发员工活力;四是全面改革市场开发与营销体制,提升市场开拓能力;五是全面推进高位生产组织,凸显规模效益,优化品种结构;六是全面推进股权运作和资源整合,改善资产结构;七是全面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八是全面推进管理升级;九是聚焦主线挖潜增效;十是全面加强安全环保工作,致力生态绿色发展。目前,西宁特钢相关子公司的债转股工作已经实施。“下一步,西宁特钢要实现一年扭亏、两年脱困、三年腾飞。”张永利这样描述西宁特钢的“三部曲”战略。来源:中国钢铁新闻网
    03-14 2019
  • 生态环境部:大气重污染成因及来源已基本弄清

    生态环境部:大气重污染成因及来源已基本弄清

    “从成因角度、来源角度讲,三大影响因素,污染排放、气象条件和区域传输,基本上搞清楚了。”3月11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在回答记者关于大气重污染成因的问题时透露,“鉴于此,现在关键是要优化四大结构,关键是要做好重污染天气条件下的预警应急工作,关键要实施联防联控。”记者会现场李干杰说,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是前年正式设立的,相关工作从前年9月份正式展开,预计今年年底全部结束。该项目集中了全国将近2000名一线专家,其中包括很多院士来参与研究。经过一年半的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大气重污染成因已基本弄清,目前要等到项目全部结束以后,由攻关项目团队正式向社会发布。李干杰回答记者提问李干杰表示,大气重污染成因及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污染排放。污染排放是主因和内因,并且经过专家研究,已经更加明确具体。在污染排放中间有四大来源是主要的,这四大来源占比要达到90%以上,当然城市与城市稍微有点差别。一是工业,二是燃煤,三是机动车,四是扬尘。另外,在PM2.5组分里面也基本搞清楚了,主要的组分也是四大类,即硝酸盐、硫酸盐、铵盐和有机物,占比达到70%以上。“来源搞清楚了,组分搞清楚了,也就是主要矛盾清楚了,主攻方向清楚了。”李干杰指出。第二,气象条件。“气象条件尽管是外因,但外因的影响对大气重污染而言还是非常明显、非常大的。”李干杰表示。专家的评估结果显示,气象条件的影响,年度与年度之间,上下10%。也就是说,同样的污染排放,不同年份气象条件有的可能拉高10%,有的可能拉低10%,个别城市可能还会达到15%。连续两三年之间,前年如果气象条件好,今年如果气象条件差,实际上气象条件本身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上下波动也是比较大的。另外,容易造成重污染的不利气象条件也搞清楚了,风速低于两米、湿度大于60%,近地面逆温、混合层高度低于500米,这样的天气极容易形成重污染天气。也正是如此,在预测到有这样气象条件的时候,一定要进行重污染天气的预警应急,要采取应急措施,把污染排放降下来,这样才能使得重污染过程减轻一些。第三,区域传输。在一个传输通道内,例如在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这个范围内,大概相互之间的影响平均是20%~30%,重污染天气发生的时候,会提高15%~20%,也就是说可能达到35%~50%,个别城市可能会达到60%~70%,也就是说相互之间的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必须要实施联防联控,大家要一起行动。“影响气象条件的因素有三个方面,所以在天气好的情况下,不要自满松懈,你以为一段时间很好就自满松懈,放松要求,搞不好就会反复。”李干杰强调,“遇到重污染天气又来的时候,也不要丧失信心,不要否定我们的改善成果,更不要轻易地调整和否定治污路线。要有定力,要科学客观,自信坚定,不要反复摇摆。” 记者会现场
    03-13 2019
  • 程并强代表:再创冶金建设“国家队”新优势

    程并强代表:再创冶金建设“国家队”新优势

    CMN“今年,中冶集团再一次吹响了加速推进冶金建设‘国家队’再拔尖、再拔高、再创业的号角,我认为这就是中冶人的中国梦,是我们矢志不渝的追求与责任。”3月9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五冶集团董事长程并强在接受中国冶金报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图为程并强代表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 陆闻言 杜笑 报道 顾学超 摄影听报告进一步增强发展信心对于政府工作报告,程并强表示,其中有一句话让他印象非常深刻:“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这既是对过去的总结,也是对奋力实现中国梦的再动员。政府工作报告通篇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总结成绩客观全面,确定发展目标切实可行,安排工作重点突出,体现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驾驭全局,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程并强表示,感受*深刻的有三个方面:一是2018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过去一年,我们面对错综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和各种矛盾交织的局面,面对去杠杆、防范金融风险、新旧动能转换、环保治理、房地产调控、中美贸易摩擦等带来的压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砥砺奋进,攻坚克难,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实属不易,值得我们倍加珍惜。二是2019年工作处处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2019年的工作安排始终贯穿了一切为了人民的思想,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摆在*重要的位置,提出了绝不让基本民生保障出问题、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强化职工技能培训、降低社保负担、网络提速降费、推动社区养老、根治农民工欠薪、农村厕所革命和环境整治等诸多惠及广大民众的举措。三是2019年的工作充分体现了增加市场动力、增强主体活力。报告提出了一揽子减税降费、支持市场主体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的措施,必将进一步促进企业加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再创冶金建设“国家队”新优势作为冶金建设行业的代表,程并强更多地谈到了自己的使命。他说,70年来中国五冶承担了以宝钢为代表的许多国家重点工程,在大型冶金项目上具有雄厚的综合实力,累计荣获多项国家、省部级奖项,仅在2018年,就有包钢2030毫米冷轧工程荣获鲁班奖,宝钢湛江2030冷轧项目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等殊荣。在中冶集团2019年的工作会中,国文清董事长作了《再谈打造****冶金建设国家队问题》的重要讲话,进一步强调了把钢铁冶金建设作为矢志不渝长期坚持的核心主业,要加速推进冶金建设国家队再拔尖、再拔高、再创业,牢牢占据技术创新尖端,大步迈向产业价值链高端,加速推进核心技术的产品化、产业化。根据中冶集团的战略要求,中国五冶肩负着打造“冶金建设国家队”的历史重任。2019年,中国五冶将始终以独占鳌头的核心技术、无可替代的冶金全产业链整合优势、持续不断的革新创新能力,再次承担起**中国冶金建设迈向更高水平发展的责任,共同铸就2019年冶金建设的辉煌。一是继续再提升夯实技术,以全产业链服务理念推行“智能建造”和“绿色建造”,并重点在超大型焦炉、冷轧硅钢、烧结、带式焙烧球团以及煤气精制等冶金板块重点进行技术再总结和再提升,形成一批**、工法和先进技术、成果,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拳头产品。 二是继续拓展市场,2019年,中国五冶将抓住冶金市场提升改造、产能置换等新一轮发展机遇,进一步完善营销责任体系,分解营销指标,落实责任人,拿到一批有影响力的重点冶金项目。程并强接受中国冶金报社记者专访大力推进创新创业 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在谈到企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时,程并强表示,作为央企,我们坚定按照总书记的要求,结合本职工作贯彻落实,特别是大力推进创新创业。程并强接受中国冶金报社记者专访程并强表示,对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部署要求,我们找寻转型发展的新动能,着力推动由施工企业向产品企业转变,由生产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升级,创新商业模式,走全产业链服务之路,为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力量。我们着力推动建筑方式变革,在成都简阳投资40亿元,建设集混凝土装配式、钢结构装配式、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中心、新型材料技术中心为一体的科技产业园,积极抢占装配式技术制高点。我们着力推动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大力推动BIM等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运用,深入推进智慧建造,支撑企业高质量发展。去年,中国五冶被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认定为四川省信息消费创新服务型示范企业,这也是四川省**入选的建筑企业。我们着力打造**团队,大力培养造就领军人才,同时引进社会各方能人,在中国五冶有平台、有贡献、有待遇、有收获,形成能人实干、人才聚集的美好局面。*后,程并强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这给了我更多的决心和信心。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推动改革创新,持续打造优势,以**技术、**产品、**服务、**团队为建设美好中冶做出更大的贡献。
    03-12 2019
  • 李新创:钢铁产业不只是走出去,更应走进去、走下去、走上去!

    李新创:钢铁产业不只是走出去,更应走进去、走下去、走上去!

           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完成了总体布局,绘就了一幅“大写意”,今后要聚焦重点、精雕细琢,共同绘制好精谨细腻的“工笔画”。       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拓展第三方市场合作。       钢铁产业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先行者和重要参与者,如何更好地适应国际舞台,绘制好精谨细腻的“工笔画”?如何融入当地“走进去”?怎样规范发展“走下去”?何以提高质量“走上去”?这是摆在中国钢铁企业面前的新时代的历史命题。中国钢铁国际化迈出新步伐       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也是对外开放、走出去发展较早的工业门类。宝钢就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中钢、首钢等企业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对外投资开矿,如恰那铁矿、秘鲁铁矿等,都取得了很好的经营业绩。       “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实施以来,中国钢铁产业在国际化方面又迈出了新的步伐,跃上了新的平台。如河钢集团并购塞尔维亚的百年钢厂——斯梅代雷沃钢厂,半年时间即一举扭转之前美钢联时代连续7年亏损的局面,成为“中国-中东欧国家”产能合作和共建“一带一路”的样板;马钢集团成功收购了世界高铁轮轴企业——法国瓦顿公司;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和广西盛隆冶金公司共同出资的马中关丹产业园350万吨综合钢厂项目顺利投产,等等。       此外,我国钢铁装备技术出口及海外工程总承包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已由单体设备及部件的出口,走向成套设备出口及工程总承包,与欧美传统冶金技术装备企业同台竞争,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如由中冶集团总承包的台塑越南河静钢厂项目已顺利投产,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钢铁国际化新机遇、新挑战和新特征       全球钢铁消费总体呈现缓慢增长的态势,但局部区域的消费潜力大,其中,“一带一路”沿线的东南亚、中东等地区将是钢材需求增长的主力,笔者梳理的“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30个)2020年钢材需求量将达到4.55亿吨,其中达到1000万吨以上的国家有13个,占30个国家市场总需求量的86.4%。上述国家和地区钢铁工业发展及相关的配套产业发展,正处于有利的窗口机遇期。       另外,钢铁工业国际化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如全球治理体系变化、金融市场波动、全球贸易规则和关税税率变动、地缘政治风险等。对钢铁工业而言,国际贸易摩擦正处于高发期,美国、欧盟、印度、越南、哥伦比亚、新西兰、墨西哥、韩国、加拿大、马来西亚、埃及等诸多国家和地区对进口钢材相继发起“双反”调查。新时代中国钢铁工业国际化发展呈现出新的特征:一是全产业链协同推进。早期中国钢铁走出去发展,主要以矿业资源投资为主,当前已发展到全产业链走出去,包括上游资源、中游生产加工和下游营销网络、加工配送,以及科技研发、人才培训等。二是园区化平台支撑。早期钢铁工业走出去主要以单体项目的形式,随着园区模式在海外落地生根,中国钢铁企业国际投资也纷纷以园区作为平台,打造抗风险能力更强的钢铁生态圈。三是优质国际产能合作是主流。优质国际产能合作,充分发挥了中国钢铁多年发展积累的技术、产品、人才、管理、资金和渠道等多方面的优势,既有利于所在国的经济发展和就业,也有利于提高全球钢铁工业发展水平。未来中国钢铁国际化的路径       第一,建立优势互补的全球化产业链。未来,钢铁产业将不再是产品的直接竞争,而是产业链和客户端的竞争,是企业配置资源能力的竞争,加强产业链和客户端建设,突破简单的买卖关系,打造全球化资源整合平台,实现产业链高度协同、优势互补。我国拥有完善的钢铁工业体系,完全有能力实现以“产业链协同+工程建设+技术管理+资本输出”的协作方式输出,给出系统解决方案,带动提升全球钢铁整体竞争力。       第二,继续深化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鼓励有条件的钢铁企业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等优势,积极开发海外市场,寻求多元海外合作模式;通过境外并购、股权投资等方式,建立全球营销研发服务体系;加快与国际通行经贸规则对接,提高政策透明度和执行一致性,营造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公正市场环境。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门槛,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鼓励境外优势企业通过参股、控股、独资经营等方式,参与我国钢铁企业兼并重组、布局优化、转型升级等合资合作,推动科技、管理、制度等方面创新,提升企业运营水平和效率。       第三,重点加强风险管控和人才培养。我国钢铁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主要通过国际营销、绿地投资和兼并收购等3种不同的路径,且未来将越来越多以风险等级较高的绿地投资和兼并收购形式出现。因此,要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加强资金约束和监督,防范境外经营风险,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机构合作,多措并举建立强大的风险防控体系,*大限度降低投资风险。此外,我们要更加注重人才培养的投入和输出,重点培养形成一批复合型跨国经营人才;加强走出去钢铁行业国际化项目团队的能力建设,为其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第四,以标准化推动国际化发展。标准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国际贸易乃至世界经济的必争之地。“得标准者得天下”,谁掌控标准话语权,谁就能占据产业主导权、拥有市场主动权。当前,我国正在加快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对标准国际化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切实贯彻开放发展理念,推动中国钢铁产业和世界经济体系在更高层次上深度融合,努力形成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以中国标准促进中国钢铁在世界互联互通,推动中国钢铁工业全球化发展。积极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主要贸易国的钢铁行业开展标准化合作,共同制订工艺、装备、产品等优势领域的国际标准,加强与主要贸易国(地区)标准互认,以中国标准走出去,推动中国钢铁的产品、装备、技术、服务走出去。(作者系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
    03-11 2019
手机版官方网站